江西名山大川很多,有井岡山、廬山、三清山、龍虎山、武功山、大茅山、翠微峰、龜峰等。其中,我對龜峰的印象很深刻,緣由很多,今天就與你們來分享這一座美麗的山峰。
龜峰又稱圭峰,是世界地質公園龍虎山—龜峰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中國丹霞”的組成部分(這是印象深刻之一),此處三清山、龍虎山和武夷山之間,整座山體像一只碩大無朋的巨龜,而得名“龜峰”。
古人言,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龜峰是“無山不龜,無石不龜”。在這里,處處可見“龜”(這是印象深刻之二)。
對此,當地流行這么一個傳說。相傳豬八戒因觸犯天規而被玉帝貶入人間,到了人間的豬八戒投靠了東海龍王敖廣,還給敖廣修建了一座水底別墅“龜峰別墅”。后來,豬八戒又請西海龍王敖閏赴別墅參觀。
誰知,東海龍王和西海龍王向來不和。西海龍王為奪龜峰別墅,心生一計,與東海龍王借酒斗棋。東海龍王慘敗,卻因反悔又結下新仇,自此東海、西海戰事不斷。
最終東海龍王戰敗,一氣之下吸干海水,使“龜峰別墅”露出水面,戰死的龜兵龜幻化成石,從而形成了今天的龜峰。
龜峰共有36座峰,集“奇、險、靈、巧”于一體,素有“江上龜峰天下稀”、“天然盆景”之美譽。
據地質考古研究所學家研究,龜峰發育于距今1.35億年的白堊紀晚期,是雨水侵蝕型老年期丹霞峰林地貌的典型代表,地貌形態非常豐富。
除了峰林、陡崖、方山、石墻、石柱、石峰等,丹霞洞穴群也是龜峰的一大特色。
最是令我難忘的是始建于晉代“中華第一佛洞”南巖石窟(這是印象深刻之三),這是一座依托天然巖石大洞穴而建的古寺廟。
現存石龕40余座,摩崖石刻10余處,龕內雕塑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觀音大士、十八羅漢等佛雕以及寶塔等造型。
由于南巖石窟是國內最大的在自然洞穴中開鑿的佛教石窟,因此,它有“中華第一佛洞”之稱。
雖然名氣不大,但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魅力,是龜峰之旅不可錯過的勝地之一。除此之外,還有“禪宗古寺”雙巖、“飛來禹跡”龍門巖等。
龜峰的歷史演化是宏大的、是大氣磅礴的,處于揚子與華夏兩大古板塊碰撞的結合部位。
在太平洋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對接下,在地殼發生拉張裂陷下,在紅色巖層堆積了3千萬年后,當地殼隆升上升為陸地時……億萬年的演化和沉淀,留下了無數“石龜”,形成了今天龜峰丹霞群峰的天然景觀,可謂是“大地文章集龜峰”。
走進龜峰景區,舉目可見“石龜”,有大有小,令人應接不暇,嘆為觀止。
如三疊龜、情侶龜、迎賓龜、昂首龜、伸頭龜、縮頭龜、母子龜、探海龜、金甲龜、綠毛龜、老龜、幼龜、醉龜、臥龜、人立龜、智者龜等。
著名明朝徐霞客游覽過龜峰之后,對其贊不絕口,他說:“蓋龜峰巒嶂之奇,雁蕩所無”。
龜峰除了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燦爛的歷史文明,除了前面提到的南巖石窟,龜峰還是佛、道、儒三教會集之地,道教遺址葛仙觀、儒教建筑遺址儒學疊山書院皆在龜峰。
同時,龜峰還是江西弋陽腔的發源地。
聽過弋陽腔的朋友們都夸贊動聽,稱它既具南方溫柔敦厚之雅韻,又兼北方慷慨激昂之氣質。2006年,弋陽腔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此龜峰,集大自然的神奇、歷史的深厚、人文的璀璨、藝術的傳承于一身,豈能令我印象不深刻呢?
2010年,“中國丹霞”項目龍虎山-龜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項目共有6個申報點,分別是福建泰寧、湖南莨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包括龜峰)、浙江江郎山、貴州赤水)。
龜峰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之后,江西人對這份自豪一直是低調的態度,不張揚且默默地做得更好,令每一個走進這里的游客都驚嘆不已。
記得我在龜峰逗留的最后一天,在某座山峰(記不清具體哪座山了)看了一場日落,那日落美得動人心魄,比在龜峰湖游船更是愜意、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