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gress id="ng15m"></progress>
  • <ruby id="ng15m"></ruby>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圖/應志剛

      但凡古老的地方,多少會有些傳說。距今1500多年歷史的甪直保圣寺,自然也不例外。

      話說這保圣寺內有4株古銀杏,兩雄兩雌,已經活了一千多歲,株株樹冠華茂,每年到了初冬時節,滿目金黃,一點一滴揉碎在枝葉闌珊里。

      傳說里,這古銀杏是兩對有情有義的青年男女變幻的,據說求佛千年,只為生生世世在一起。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故事很老套,說的是鎮上的兩位富家千金,與借住在保圣寺內的兩位窮書生約了月下私奔,不料被家長棒打鴛鴦,兩位千金羞憤投河。

      得知心上人殉情,兩位書生痛不欲生,跪在佛像面前苦苦哀求,愿化作銀杏受風劍刀霜、天打雷劈的苦,只愿有朝一日能與有情人花好月圓。

      佛祖受了感動,遂了兩位書生的心愿。而兩位千金的香魂得悉此事,也甘愿化作銀杏,陪著有情郎,千年萬年深情凝望。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對于美好的事物,人們總喜歡流傳。這則故事傳了多少代,誰也說不清楚。但鎮上的老人,倒是可以給你講講一段真實的故事。這故事,也與這寺內的銀杏有關。

      為方便故事的講述,暫且撇除與保圣寺一墻之隔,被民宅圈起的一株銀杏不提。

      單說這寺廟的后院,立著3株古銀杏。在斗鴨池東側,有一株雄樹,高逾15米,腹中寄生枸杞。西側另有兩株銀杏,靠南的一株為雌樹,靠北的一株為雄樹,此樹腹中寄生榆樹,猶如“懷中抱子”。

      銀杏樹下長眠著兩個有趣的靈魂。一位是甫里先生,唐代的文學家陸龜蒙;另一位是新教育先驅、現代作家、出版家葉圣陶先生。今天就來說說葉老與這銀杏旖旎的故事。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1917年春,23歲的葉圣陶受校長吳賓若之邀,到甪直吳縣縣立第五高等小學執教。

      在這里,他和校長吳賓若、同事王伯祥志趣相投,沖破封建教育制度的束縛和各種阻力,對教材、課程、教育教學方法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革新,意氣風發地開展了一場轟轟烈烈“為人生而教育”的鄉村教育改革實驗。

      甪直的風土人情給了葉圣陶無限的靈感,其創作的著名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長篇小說《倪煥之》、童話集《稻草人》,社會背景、人物形象,都來源于甪直,來源于他在甪直執教期間的生活和教育實踐。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在葉老的文章里,經常有關于銀杏的描寫。比如小說《倪煥之》開篇就寫道:……近岸隨處有高高挺立的銀杏樹,西南風一陣陣卷過來涌過去,把落盡了葉子的杈椏的樹枝吹動……

      著名的寫意散文《三棵銀杏樹》,更是以深情的筆觸,通過對銀杏不同季節各種形態的描繪,將童年記憶和濃郁鄉情都濃縮在了三棵銀杏樹上。

      而這兩篇文章的取材和背景,都繞不開甪直這座美麗的江南水鄉,也繞不開保圣寺內至今挺拔蔥蘢的千年古銀杏。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而這古銀杏,更是見證了葉圣陶先生矢志不渝的愛情。

      1919年暑假,葉老把家從蘇州城搬到了甪直,和外祖母、母親、妻子胡墨林,還有剛滿周歲的長子葉至善,一起過上了平靜的鄉鎮生活。

      葉老和夫人都在“五高”任教,胡墨林教女子部,除教語文外,還兼教家庭生活課,講授生活技能。她講授的各種裁剪、縫紉技藝,很快就在甪直鎮傳開了。到了晚間,常有三五成群的姑娘過來串門,向她求教描花剪樣、裁縫針織。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數年的光陰里,看著古銀杏冒了新芽,散了新枝,葉子黃了、葉子落了。銀杏樹下的小學校里,白天教書,心愛的人就在隔壁;家在小鎮上,推開窗,便是小橋流水的風景;門口是小河,可以洗衣淘米;樓下是老街,升起煤爐就能做飯。

      執子之手的這段恬靜小時光,再也沒有走出葉圣陶的心里。在他的日記中,常有這樣的話,“墨不在家,便覺異樣”,“墨不在家,余則寂然無聊?!焙唵螏讉€字,道盡了伉儷情深。

      在夫人逝世后,他曾有詩云,“山翠聯肩,湖光并影……慣來去、淞波卅六,篷窗雙倚,甫里蘇州?!?/p>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到底是忘不了甪直。葉圣陶彌留之際,常常念叨清風亭、斗鴨池、高高的銀杏樹和生生農場。

      1988年2月16日,葉老與世長辭。當年12月,先生骨灰安放進了甪直古鎮,當年任教的學校,也成了紀念館。

      自此,他與甪直,這個“忘不掉的第二故鄉”,再也不曾分離。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銀杏黃了!去甪直古鎮緬懷一段車馬慢時的愛情


      嗨友評論
      查看更多評論>
      下載APP查看更多評論
      精彩推薦
      暑假京津冀出發8個自駕游景點攻略推薦,京津冀周邊自駕游去哪里好玩
      浙江無人村:全村荒涼得可怕,到底發生了什么?
      最美畫卷!茶卡鹽湖的春夏秋冬
      安慶秋游好去處丨520巨石山走進鄉村田園帶上秋天去旅行!
      四川這座廟是文昌帝君的祖廟,與曲阜孔廟齊名,成高考祈福勝地
      杭州近郊度假勝地,體驗世界最長的高空玻璃漂流,錯過肯定遺憾
      西藏首個薰衣草基地來啦,還免費開放!
      折多山|川藏線路上不可錯過的寶藏打卡地
      三天兩晚游玩青島,小眾路線浪漫滿分,情調滿滿
      北京人避暑去哪兒?汗蘇魯,一個你沒聽到過的地方
      手機掃描二維碼
      進入小程序查看文章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