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柔情
遠古,玉帶飄下天庭,化作凌水清清。
遠方,有一片群山,龍灣在這里形成。
山中,一片白色的晨霧,
那是龍在吞云吐霧,
那是山水相依的柔情。
伴隨著遠山的呼喚, 追尋著龍的吟鳴,
清晨 ,我登上遠山的山頂
為龍的雄姿,
為山水的柔情,
留下這珍貴的光影。
這是心與自然的溝通,
是景與情的交融。
古老凌河
大凌河是古老的河,古稱渝水、龍川,漢唐時稱白狼水,遼稱靈河,金改稱凌河,是漢、唐時期的行軍古道。唐.沈佺期有“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痹娋?。大凌河自南至北貫穿遼寧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喀左縣)境內,至喀左縣東哨鎮便掉頭向東,一路披荊斬棘直奔龍灣河谷,至一懸崖峭壁前受阻,無奈再折向北經喀左縣水泉鎮向朝陽縣馳去。經數千年河水與山的碰撞、沖刷,在懸崖峭壁前形成了現在壯觀的龍灣。
天賜龍灣
龍灣,也稱凌河第一灣。我觀凌河因山崖阻隔歷經數千年沖刷形成的河流現狀以及下游不遠處一座大壩蓄水形成的像龍頭一樣的水面,更像是一條搖頭擺尾的巨龍,因此稱龍灣更為貼切。站在龍灣山頂,我常傻傻的苦想,這龍灣到底是何時形成?是先有河還是先有山?一說是因古時凌河肆虐,故而玉帝命南極仙翁移山來束縛凌水的縱橫;一說是群山因無水滋潤,萬物不生,故仙女拋下玉帶化作凌水滋潤萬物和生靈。
正是;
誰見天庭飄玉帶、誰見仙翁移山來?
誰知山水誰先至、龍灣訴說誰明白?
山水共存數千年,斗轉星移相依戀。
剛柔相濟塑龍灣,鬼斧神工令人贊!
神奇龍灣
俯瞰龍灣,心曠神怡,感慨萬千;蕩舟凌水,逸興遄飛、情思無限。龍灣佛光,讓人誠心敬仰;絢麗彩霞,令人心醉神爽。龍灣讓無數攝影人、文人墨客和戶外游人流連忘返,每逢節假日,游人不絕于途?;蚱鹪缲澩砭劢姑谰坝谒查g,或抒發柔情于心底、或慷慨激昂于筆端。山有了水的滋潤,便有生機和靈氣;水有了山的襯托,才更壯觀和美麗。這是大自然的恩賜!山、水缺一便沒有龍灣。
情系自然
我們感恩大自然的最好方式,就是保護和發展自然生態,讓水更清、更闊,讓山更翠、更美,讓天更碧、更藍。不要只想一年、一屆的政績,青山綠水才是最好的功績!不要只想著為子孫后代留下房子、車子和票子,青山綠水才是最好的遺產。這才是我們留給后人和令后人感激的情之所在!